曜文編譯致力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質量論文,供大家學習參考。同時大家也歡迎大家通過轉載的方式進行分享,讓更多的人能夠觀看學習,從中獲得經驗和靈感,小編將為大家提供*新sci論文資訊。
摘要:“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是食品專業研究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通過介紹食品專業“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課程的重要性,闡述PBL和CBL教學法的混合模式在該課程教學應用中的必要性及具體教學內容和實施方法,以激發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其科研創新能力。
關鍵詞:PBL和CBL教學法;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食品專業;課程改革
“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是食品專業研究生必修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及科研實踐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該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用生命科學原理來理解和處理食品分析檢測、食品營養與安全理論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該課程具有內容多、涉及知識面廣、實踐性和應用性強等優勢。尤其在幫助研究生制定研究課題、設計實驗方法和檢測技術手段,完成碩士畢業研究論文發揮關鍵作用。因此,加強“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課程改革,促進和提升該課程教學效果勢在必行。
1與國內外同類課程相比所處的水平
“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主要是從微觀即分子的角度來研究和探討生物現象的本質。其相關研究技術手段涉及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學等多學科,屬于基礎性研究專業[1-2],是目前自然科學中進展*迅速、*具活力的前沿領域。有關分子生物學相關研究技術日新月異,極具時代性和前沿性。除具備基礎理論知識外,碩士研究生作為科研人員還需擁有和掌握先進的、*新穎的分子生物學技術,以支持和保證科學研究順利地、具有創新性地完成。因此,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課程,在講授基礎理論知識外,還需增加和強化*新科研現狀和研究技術手段,做到課程知識的不斷更新,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研究領域*新國內外現狀,以更好地為研究生科學研究服務。
2目前存在不足
食品專業是一個集理、工、農等學科相關知識為一體的交叉學科。隨著食品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對食品專業研究生的基本素質和科研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具有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外,還要求碩士研究生熟練掌握科學研究基本方法,加強動手操作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具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現有的課堂知識的傳授方式及課程信息知識,在培養學生主動自學、創新思維及解除疑惑能力方面,均不能滿足要求。因此,亟待改進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課程教學方式、更新教學內容,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創新人才,滿足社會需要。
3改革實施方法
3.1優化教材使用與建設
為突出課程內容的新穎性和實際應用性,在參考原有教材基礎上,應有針對性地選擇專業領域*新科學研究(選自Science,Nature,Cell等食品或農林**期刊文獻)作為教學素材,不斷擴充和優化教學資料,為學生傳遞*新科研進展和研究技術手段。在課堂講解前,要求學生自習相關文獻資料,并通過課堂活動的參與度評價學生自學效果,以提高研究生學習主動性,以及科研素養和創新性。
3.2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課程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采用傳統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注重PBL、CBL等多種教學模式的綜合運用,配合形式多樣的微課視頻、動畫模擬及照片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應用。具體教學方法和手段舉例如下:緒論是課程內容的簡介和概括,重在幫助學生了解課程涉及內容種類和范圍,以及調動和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因此,緒論部分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向學生展示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PCR技術發明、高通量測序、宏基因組、體細胞重編程、細胞生長、分子營養信號通路等研究進展及其對食品科學、食品工業的影響,幫助學生培養熱愛生命科學的情感,激發探究生命科學奧妙的激情。案例教學法(CBL),是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典型事例說明解釋教材內容,啟發誘導學生理解教材內容的教學行為方法[3]。例如,有關“轉基因食品安全與風險”內容可采用案例教學模式。由學生針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熱點提出問題并收集資料、在課堂上分組討論,教師在適當的時機補充完善,*后進行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辯論。通過這種方式促進研究性學習能力的提升,并促使學生高級思維的發展。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法(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第三部分第三節“分子營養研究進展”采用PBL教學模式。由學生針對研究熱點“生物節律和腸道菌群”提出問題并收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分組討論,教師補充完善并總結。同時,通過選取*新相關研究論文,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培養鍛煉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促進團隊合作、激發思維探索能力和創新性。
3.3其他教學改革措施
課程內容較為抽象、復雜。因此,經常性利用電子教案、板書、聲訊信息技術、視頻等進行課堂教學,有效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開展研究性學習;幫助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理解課程內容。此外,應采用小班授課方式,每班學生人數在30人左右,以加強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感和促進師生課堂交流,保證良好教學效果。
4教學效果評價
采用多維評價體系,實現由結果性評價走向發展性評價的轉變。考試成績由期末考試、課堂活動參與、相關實驗設計、課堂考勤等4個部分組成占比分別為40%,35%,20%,5%。期末考試方式為閉卷考試,考試題型分別為名詞解釋、填空、選擇、簡述及綜合應用題。重點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此外,在課堂教學中可穿插一些簡短提問,幫助大家對知識的理解,以檢查教學效果;同時,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包括文獻閱讀情況、實驗設計等,以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和拓展,以促進學生的思維探索能力和創新性。
5結語
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講授內容、課堂討論、評價體系,建立了詳細的PBL、CBL等綜合性教學模式,活躍教學思想和風格,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將*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之中,注重科研反哺教學,加強學生對專業領域知識和研究進展的掌握,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保障學習效果,從而培養和促進研究生專業素養和科研創新能力,保證了課程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袁莉 高貴田 劉永峰 張寶善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
聲明:本文轉載于網絡,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站致力于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聞內容。曜文專業,專注,為您提供SCI論文潤色,發表服務。
如果您還苦于沒有選題思路,或者寫作無法進展,請您聯系曜文編譯,我們會為您提供一站式學術服務解決方案。不管您是有sci論文發表、sci潤色,還是其他學術編譯需求您都可以放心交給我們。